城市中的传统超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关闭。作者了解到,在过去的十年间,家乐福、沃尔玛、家家悦、人人乐、大润发等传统超市受到的冲击最为猛烈,衰落也最为明显。甚至有人曾预测,传统超市的寿命将剩下不到五年时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自2017年开始,国内超市门店数量便持续下降,从最高的38554家下降到了24082家,降幅高达37.5%。其中大型连锁商超门店减少速度更快,从2012年的11947家,下降到了2020年的5340家,降幅超过55%。
而在今年上半年,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13家超市上市企业中共有322家超市闭店,如果算上家乐福超市,今年上半年至少有428家超市关店。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尽管许多企业也在积极调整布局,进行一些新业态的尝试,但是从这一业态的整体发展而言,衰落或已经成为了无法阻挡的趋势。
01
正在衰落的传统超市业态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崛起,国内零售业态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零售不再以单一的国有大型百货为主,而是多种业态并存,社区超市、商超、便利店、专卖店等都是在此契机下萌发并发展至今的。
其中传统商超,在当时凭借着自选、货品齐全、价格优惠等新颖的购物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不过,由于当时购物习惯尚未养成,消费者往往随意拆包装或未付款直接品尝,导致商超行业的初始发展并不顺利。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人也慢慢适应了这种全新的购物模式,逛大型商超也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且一站式购物也能节省很多时间,这也迎合了当时消费者的需求。联华、大润发、家家悦、永辉等商超陆续开始兴起。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锁商超都是家庭消费的主要渠道,也是传统零售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但是随着电商的出现以及后来O2O模式的兴起,连锁商超的地位也受到了动摇。如2011年淘宝“双11”交易额52亿元,相当于家乐福全国门店两个月的业绩,大大分散了实体店面的客流。如今,随着越来越多新颖的购物方式的出现,以及消费者对购物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导致了传统商超开始不可控的走下坡路。
近年来在疫情冲击之下,行业内也在快速崛起各种新势力,他们或专攻生鲜,或依靠互联网算法,或开发出大量的自有产品。这些新势力在细分领域追求极致,而传统商超在与之竞争时则不免捉襟见肘。
今年以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网上零售额71621亿元,同比增长13.1%。在各类零售业态中,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和百货店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8.2%、5.4%、4.6%和9.8%,而超市的零售额则同比下降了0.4%。
与此同时,作者也注意到,在永辉、中百、家家悦、联华等13家超市上市企业发布的半年报中,除中百、红旗、黄商、国光4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外,其他9家企业均出现了营收或净利的下滑,占比超六成。
此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0%;2022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0%。而按今年上半年超市零售额同比下降0.4%的数据推算,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数据在2023年可能会更低或持平。
而除了在业绩方面持续低迷外,今年上半年传统超市的关店潮也在继续,关店最多的家乐福超市,仅今年上半年就关闭了106家门店。曾作为传统商超中的明星企业,家乐福的衰落尽管有许多的原因,但也能完全代表传统超市这一业态的处境。
很明显,从曾经的繁华到如今的落寞,传统商超的确正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
02
衰落背后原因何在?
商超、大卖场的崛起是抓住了当年市场的状况,提供了便利、优惠。但是,时至今日,商超所能提供的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了。因为社区店的增加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日常需求的购买。
与此同时,京东到家、淘鲜达、美团、饿了么等线上配送平台的崛起,使得消费者即使足不出户也能解决商品的购买。而越来越多零售模式的崛起,也让传统超市优势逐渐丧失,消费者逐渐被分流,销量下降也就成为了必然。
另一方面,租金和人力成本的上升,对这一业态也造成了大的冲击。一般而言,卖场的租期在10年-20年之间,而经历了超市行业黄金20年的卖场,租约正逐步到期。但是现在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租金大幅飙升,若想要续约,租金相比十几年前至少贵了3-5倍。而且随着人力资源、物流配送等成本的上涨,传统商超百货的生存空间不断被蚕食。因此,在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于某些店铺来说,关店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作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盈利模式底层受到了冲击。长期以来,传统大卖场和中小型超市还向供应商收取一系列费用,这是它们的又一盈利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盈利模式已难以为继。
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地位,沃尔玛和家乐福曾率先在中国市场向供应商收取入场费、上架费、陈列费、堆头费等,中国本土超市也基本沿用这种收费方式。
这种向供应商、品牌商、厂商收取费用的模式也叫作“上游盈利模式”,不管卖不卖得出去先收费,最后卖不出去的库存再退给供应商。各种费用使得经销商承担的成本增加近50%,线下商品价格和线上比毫无优势,消费者自然会转到线上。
与“上游盈利模式”对应的是“下游盈利模式”,也称买手制,这一模式目前大多都应用于会员制仓储超市,如山姆、开市客等。它们从经销商、品牌商处采购商品,不收取入场费、上架费等。
当然,采用买手制的超市品牌往往在选品上更为严苛,对商品的要求也更为苛刻。因为它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顾客的会员费,而非经销商、品牌商的钱。例如开市客,其商品的平均毛利一般不会高于14%,主要收入则依靠会员费。财报数据显示,2022财年开市客的全年净利润为58.44亿美元,其中会员费为42.24亿美元,占其净利润的七成以上。
由于传统超市不采用买手制,就只是一个货架管理者,所以面对电商、折扣店、会员店的冲击,其优势也就不复存在,衰落也就只能是时间问题。
03
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当然,面对严峻的形势,许多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进行了一些新的变革与新的尝试。比如关掉一些业绩不太理想的门店,用收缩规模的方式,将有限的资源和团队聚焦到全渠道业务发展上来。
此外,也有些超市加入了直播带货的队伍。据悉,沃尔玛的直播间线上曝光量已突破1.3亿人次。物美超市在抖音直播间还开通了小时达业务,消费者在直播间购买的商品最快半小时内可送达。
除了发力线上业务外,作者也注意到,近年来多业态发展已成为线下传统商超谋求突破,提升竞争力和差异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22年连锁百强企业中,仅有极少数企业为单一业态经营,其他均为多业态经营,且多家企业还在尝试新业态。
今年4月28日,位于山东省的连锁零售企业家家悦开出了其旗下首家零食店——悦记·好零食,正式入局零食赛道。截止今年8月,作者了解到,悦记·好零食已进入烟台、威海、济南、呼和浩特四个城市,共开设了8家门店。
同样,也是在今年4月28日,大润发母公司高新零售于扬州开设了其首家仓储会员超市M会员店,进入了仓储会员店的赛道。除家家悦、高鑫零售外,今年5月18日,山西商超巨头美特好还推出了美特好外卖超市·山西大排档。据了解,美特好外卖超市·山西大排档,是美特好集“超市、餐饮、外卖”于一体的一个全新业态。
此后,5月20日,中百仓储超市首家零食折扣店小百零食铺折扣店庭悦荟店正式开业。据悉,小百零食铺折扣店是中百集团旗下仓储超市以销售自有品牌和周转快的商品为主,限定销售品种,以有限的经营面积、店铺装修简单、和较低的经营成本,向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商品的零售新业态。
6月16日,在成立23周年庆典活动上,红旗连锁也推出其首家新业态超市——“黄果兰”超市。据悉,红旗连锁此次新开的黄果兰超市,以“新体验、更方便”为经营理念,引入了现磨咖啡、预制菜、本地小吃、进口商品、散装零食、地方特产等品类,叠加水费代缴等80余项增值服务,整体偏向年轻化、中高端定位。
综合来看,近年来在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和电商的冲击下,传统超市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和求变的方法,以寻求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不过,作者认为,大卖场破局的根本还是在于转变思路,将重心从上游供应商向下游消费者转移,转变“房东式”运营思维,并重视消费者在整个链条上的体验。
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